今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官方公布的今年报考人数是377万,比去年增长了10.6%,招生人数目前暂未公布具体数据,但已经发布招生规模将稳步扩大的信息。
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部分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相对变小,因为报考和招生人数都在增长,但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却并未出现同等比例的涨幅。
影响国家线的变化主要是报考人数、招生人数、试题难度等因素。先让我们看看近五年考研报名录取数据变化:
试卷难度:近几年的试题难度趋于稳定,分数线划定不会以个别科目难度为准,也不会以部分考生对于难度的主观感受为准。
政治:政治考题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整体难度不大,难度相对比较稳定,题型排布、分值比例和命题风格基本稳定。
英语:大分值题型相对较难,阅读出现了很多生词,阅读文章和题目难度更高,部分题目难度有所增加。
数学:整体看来今年的数学重视基础考察,偏题难题怪题很少,因为今年是新大纲变化后的首次考试,所以整体难度相比去年稍有下降。
影响国家线变动的客观因素:疫情和严峻的就业形势
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可能会有所下降,除了弃考的考生外,今年还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达到相应的考场疫情防护要求,所以无法参加考试。
如果自己觉得自己初试考的不理想,或是在录取边缘,也不要灰心,做好以下几件事照样可以实现精彩人生。
如果确定了要读研这个初心,可以在现阶段查一查:前一年甚至前两三年都有哪些院校有过调剂,并整理出来,这样可以对调剂院校有一个大概了解,等到成绩出来后可以快速的反应。
考完初试,最让人紧张就是查询成绩与及时调剂了。调剂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要找到有调剂名额的大学,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校,要找到没有其他附加条件的大学等等。
广东在职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的老师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加班加点,联系各大高校了解招生名额,以及时为基地考生提供调剂信息,抢占稀缺名额,助力学生尽量避免“二战”。目前2021考研调剂快速通道已提前开放,扫描即可进行预调剂。
在寻找调剂院校时,注意冷门专业及独立研究院,大家报考时对研究院的关注度不高,所以每年的招生名额会稍有空缺,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
如果不确定读研的初心,宁缺毋滥,不想通过调剂来保底,那就尝试多种道路。
比如你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好好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工作,要找一份什么类型的工作。
当然也有不少同学考完后就觉得发挥失常,上岸机会渺茫,决心二战。
建议大家可以稍作休整,总结一下自己这一年的经验教训,这样的二战才是有意义的二战。
点击即可详细了解
总之,虽然初试考完了,后续还是有很多事要做,或是备战复试,或是工作的事,都需要早早准备。这个世界上只有努力是不会被辜负的,你要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会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