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重大改革!
来源: 点击次数:次 更新时间:2021-09-26 16:35

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指导意见》明确,从2021年开始推进相关改革工作,到2024年,基本建立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专业考试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制度。
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
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推进高校艺术专业特色发展,优化艺术学科专业布局。高校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综合考虑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进一步调整优化艺术类专业布局,合理安排招生计划。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文化素质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能力使用艺术专业能力考试成绩。大力推进艺术专业分类考试。积极扩大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目前,各省份对艺考生文化课成绩均有最低标准,其中,对于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线要求不低于二本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份,要求文化线不低于新二本线的75%。
此次改革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在提高文化成绩要求的同时,对于在相关专业领域确有专长的艺术人才,《意见》提出,将探索建立破格录取机制。允许组织校考的高校在相关校考专业招生中,对极少数省级统考和校考成绩均特别优异,或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省级统考。《意见》要求,到2024年,要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同时,不断提升省级统考的水平和质量,增强考试的区分度,满足不同层次、类型高校选拔需要。
《意见》对规范高校校考作出了相关规定,将严控现场考试规模,鼓励高校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第一类是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如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类是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都达到所在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基础上,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第三类是少数组织校考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最低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校考成绩择优录取。
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不再从高校招生环节进行选拔,改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将更严格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考生报考条件、文化成绩等提出更高要求。
2024年起,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方可以报考高水平运动队。
2024年起,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全国统一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并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校考。
邓小平在会见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总主任阿达姆斯等时指出: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目标是,在二十世纪末力求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相当的部分赶上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个别的超过。要达到以上目标,必须承认自己落后,这样才能向前迈进。我们要以现代世界先进水平为起点,老老实实地、虚心地学习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学习中创新。
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讲话就舆论导向问题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系的工作。因此,我们党一贯强调,要把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这篇讲话的主要部分以《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为题,收入《江泽民文选》第一卷。
习近平在火箭军机关视察时强调,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牢记历史使命,提升战略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他强调,要在提升战略遏制能力上实现新突破,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和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总体部署,制定火箭军发展战略和建设规划计划,把火箭军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搞得更加科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要在提高备战实战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锲而不舍、一丝不苟抓好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度融入全军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保持常备不懈、随时能战的战备状态。要在加强战略运用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抓建为战、以用促建,全面把握战略力量运用的特点和规律,确保发挥战略作用。
9月26日 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军委组成人员的通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主席。
9月26日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草签。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12月19日,这个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
9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已经全部结束。
9月26日-30日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
9月26日 习近平出席国际刑警组织第86届全体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中国愿同各国政府及其执法机构、各国际组织一道,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9月26日 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讲话指出,现在,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
1959年9月26日,在黑龙江肇州县大同镇附近的松基3号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发现了大油田。因临近国庆10周年,被命名为大庆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