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 在线报名 | 联系我们

0769-88031189
0769-86211992

欢迎光临东莞市华科教育发展研究院,真诚为您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 行业资讯 > 看着看着就哭了,当志愿军老战士尝到现在的军粮行业资讯

看着看着就哭了,当志愿军老战士尝到现在的军粮

来源: 点击次数:次 更新时间:2020-11-20 09:36

近日

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吃上现在军粮的视频

让网友们纷纷泪目

“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啊?”

抗美援朝老战士 李继德老人

第一次看到新型单兵 自热食品

充满了好奇

让老人惊喜的是

新型单兵自热食品里面不仅有米饭包

还有荤菜包

记者一边介绍,一边加热自热食品

十几分钟过后

一份热乎的饭菜就出现在老人眼前

不用火不用电的加热方式

让老人直呼: “变魔术吗?”

老人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热乎的米饭

连说了两个“非常好”

看着眼前的新型自热食品

老人想起了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自己和战友们的口粮

“那时候,我们那时候……”

老人哽咽了几下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只是默默握紧了拳头

此时无声胜有声

看着老人哽咽的模样和握紧的拳头

不禁让人想起70年前

“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艰苦战场环境

志愿军后方为前线制作炒面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由于我军没有制空权

部队白天隐蔽防空,晚上行军

有粮食也难以生火做饭

志愿军战士们平时只能

吃炒面来充饥


身背肩扛向前线运给养

当时的炒面并不是炒面条

而是口感像面粉的一种食物

吃起来又噎又呛,根本无法下咽

所以吃炒面是有“讲究”的

必须边吃边喝水

当时没有热水

战士们就只能吃上几口雪

再吃几口炒面

正是炒面

解决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物资保障

伴随着战士们浴血奋战

战士们感激老百姓们做的炒面

解决了大困难

甚至喊出了 “为炒面立功”的口号


战士们用干粮袋领粮食

炒面成了志愿军的主要口粮

可是,有时候炒面也没得吃

只有用冻土豆来充饥

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冬天

土豆很快就冻成一个“硬石头”

而且冻过的土豆,味道是苦涩的……


志愿军战士用土豆充饥

就是这种又苦又硬的食品

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有的连队断了粮

只能挖一种名叫“拖拉机草”的植物充饥

结果致使一些战士鼻子流血

有一些战士因极度饥饿而昏迷

有的甚至饿死在阵地上


志愿军战士吃冰碴充饥

反观当时的敌军

他们的一线官兵几乎顿顿有热食

甚至在感恩节和圣诞节

还能吃到火鸡

节和圣诞节时,敌军正在吃火鸡

感恩节和圣诞节时,敌军正在吃火鸡

但是,志愿军战士们毫不退缩

从不叫苦、从不抱怨

以顽强的战斗精神打得那些

“武装到牙齿”的敌军节节败退

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志愿军以雪代酒庆祝胜利

自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至今

回望祖国70年跨越发展

从布袋装的炒面

到便携高能量单兵自热食品

从埋锅做饭

到炊事车给养单元热食伴随保障

从吃不饱、吃不好

到餐餐荤素搭配科学合理

部队伙食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这也只是我军后勤保障发展的冰山一角

当今中国

岁月静好,国富民安

正如广大网友留言所说

您那代人的付出,没有白费!

让我们

用生命捍卫正义与和平的志愿军英雄

致敬!

 

“饮水思源,勿忘老区”,才能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东莞市华科教育发展研究院特设立东莞华科红色文化基地,旨在组合优质社会资源,开发红色游学活动项目,展开红色文化交流、教育咨询与合作,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帮助老区山区发展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

 

我们坚持开发红色游学与推广红色文化路线、促进老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红色文化交流活动,协助企事业单位的加强、创新与丰富党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传承红色基因,与时俱进,为老区发展,为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正能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