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直接进入复试,还是调剂后复试,都少不了要准备自己的个人简历。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做好总结与回顾,总结自己过往的履历,年后的复试相信更加胸有成足。
每位学生都是一份产品,优秀的简历是你的推销广告,你需要用优秀的简历将优秀的你推销出去。一份优秀的简历可以起到引导老师提问的作用,也可以在复试开始前就让老师深深地记住你。
0
1避免经历的简单堆砌,要会挖掘,只要你有经历,都可以包装的很好看。复试的15~30分钟里,可能没有办法充分展示你的个人优势,但是简历可以!简历可以把你的亮点尽可能全面的展示给导师,让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你。
0
2其实简历不单单是一张纸,也不单单是纸上的内容,你可以通过简历体现个人性格特质,比如排版的美观性体现你的认真,通过内容翔实、逻辑顺畅的经历展现你的专业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简历也可以体现出你的情商,上一位同学打一份简历让老师传阅,你准备充足的简历保证老师人手一份,说明这孩子做事真的可以。
任何成为简历的内容都有被问到的可能,这确实为我们复试准备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反过来想,这种难度反而可以转化成某种程度上的可控性。利用简历引导老师进行提问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如果老师对简历内容感兴趣,他会问与简历内容有关的问题,那你仔细想想,简历上都是你熟悉的东西,是不是更好回答呢?要学会通过简历,引导老师的问题方向,最好是把问题控制在你熟悉的范围内,展现出你的优势,你就赢了。
0
1国内本科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研究生需要一定的自我学习研究能力,有很多能力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培养的,所以其实考研是考察是否有科研潜力。
澄清一下,科研潜力≠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要用已发表的论文、课题立项等学术成果来体现的。但是在本科阶段能做到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很少很少,所以在复试中能够体现科研潜力就好了。科研潜力是指你已经具备了做学术研究的基础素质,如文献查找、文献综述、论文写作、自主学习、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读研究生,意味着你将逐渐开始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学科基础是基本前题。
在面试过程中,老师考察专业基础的方法,除了初试成绩、本科核心课程成绩之外(这个可以反应你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直接反应出我们的专业功底。但很多同学,课是修了,学分是拿到了,成绩甚至很高。但对于自身专业的理解知识一知半解。只知道这个理论叫什么名字,具体什么意思,但是理论应用,模型分析,就不会了。
更要命的,社科很多理论,而且有的很像,很容易混淆。而且每个理论都有自己的演化过程和适用领域,特别是目前绝大多数专业的理论都是舶来品,因此在分析的时候还要考虑中国情境的特殊性,因而在使用时更要注意。基础不牢,更容易被老师识破。如果是常识性的错误,就很减分。
在导师的心中,能进入复试的考生彼此之间不会相差太多。
如果你考的专业需要特定的技术,导师可能会更倾向于接收与他相似的、志同道合的学生。简单点说,就是对他的学术研究领域有强烈的兴趣,甚至是对这个方向有一定积累的学生。
导师之所以要招研究生,是因为他的知识需要传承,他现在做的事情需要帮手。
不同于求职简历(匹配岗位),考研简历重点是展现个人素质,老师都会想要学习能力强、执行能力强、聪明好带的学生,因为可以帮自己做很多事,即使是你的简历写的各种匹配招生简章,也未必会有很大帮助,所以应当做的也是全方面展现自己的优秀。
0
1STAR就是situation(情境)、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即在什么情境下,有什么任务,采用什么行动,取得什么结果,这就是STAR法则。
在描述每一段经历的时候,最好按照项目背景或介绍+你负责的工作+你做事的方法+这件事情获得的结果这样的结构来描述。
老师会在面试中采用行为面试法,意思就是通过你的做事情的行为,观察你的能力。举个例子,比如老师想问你“你觉得你能吃苦吗”,根据行为面试法,老师不会直接这么问,他们会问“你曾经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个问题背后是他们想知道的你是如何解决困难的,通过你如何解决困难来判断你的个人能力。
写简历也是一样的,我们在写个人经历的时候,不能只写我们做了什么事情,而是要写我们做了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做的+数据结果。
量化过程与结果:经历最好用数据支撑,数据能给阅读简历的老师醒目+清晰的感觉,结果要量化才更具信服力。
分类描述经历:最好通过队形一致的小标题,将一个经历分类描述,这样可以在整洁版面的同时,也方便老师阅读和查找重点。总结归纳能力是研究生的基础能力。
干净美观排版:抛开上述原则不说,有一种情况绝对是超级减分项,那就是排版很不工整。简历必须要做到阅读体验好,内容含金量高。大家可以去网上下载一些模板,按照模板的格式来编写简历,事半功倍。
本科成绩:本科成绩包括课程分数、平均绩点、平均分、专业排名等,这里面哪个高、哪个好看写哪个。
证件照:大家最好去专业照相馆重新拍摄一张,不需要太正式,清新一点、有书生气些就足够了。
个人邮箱:把邮箱名字改成真实姓名,不要用qq昵称,因为老师收到邮件,是可以看到你的昵称的。
更多考研复试调剂信息可关注广东在职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官网(www.huakeedu.com)及公众号。
咨询方式&地址
联系电话:0769-88031189
13712809972霍老师
13825737328薛老师
18029997177卢老师
15078335263职老师
基地总部地址:广东科技学院
(南城校区)继续教育学院505
广东在职研究生
教学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