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的同学,在休息后又该投入到复试的紧张备考中去啦,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经过一年来努力的复习,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复试的复习时间比较短,内容多,难度也不低。今天基地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复试备考的全流程规划,让每位同学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轻松备考。
考后对答案可以说的很多同学的“噩梦”,但战胜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勇敢地去面对它。考后估分也是对今后时间如何规划的重要指引,估完分后,大家就对自己的初试成绩有所把握了。
看看这个成绩有没有希望过国家线和一志愿复试线呢?还是要着手准备调剂呢?
在估分后预计能够过国家线的同学都可以开始准备复试啦,即使没有把握过一志愿的复试线,也可以为调剂复试做准备。
这时可以找到目标院校23年的复试方案,先了解一下复试的形式是线上还是线下,还有复试考察的内容是什么?具体流程是怎么样的?最后再来看看复试评分的标准和复试、总成绩计算的方式等。
总之,大家对于复试考察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现在还没有公布初试成绩,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分数,所以这里给大家说说初试成绩公布前需要哪些准备。
依据往年的经验,大部分学校会在2月中下旬公布初试成绩,不同省份可能略有差异。由于没有出成绩,所以大家还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进入一志愿复试,还是需要考虑调剂。
在这段时间,我们就可以准备一些一志愿和调剂都有可能会考的内容。
材料专业的方向很多,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报考本科所学的方向,在复习时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没有头绪,不知从何复习。
这里基地老师给同学们三个复习的方向:书本知识、课后习题、期末试卷。
建议首先把本科阶段有关专业方向的书再回顾一下,找到相关的重点章节认真看一看,再回顾一下。
看过书后,再找到书后习题或者找到以前老师留下的课后作业,再做一做,更深入的熟悉知识点。在较为系统的看过了一遍书以后再找到期末老师画的重点练习一下。
这里包括专业课面试和综合面试。
专业课面试考察的其实和复试的笔试内容相似。复习也可以和复试笔试的复习一起进行。这里和笔试不同的就是面试时面对很多老师可能会更加紧张,所以在面试之前可以和同学、室友们练习一下,避免面试时紧张说不出话来。
在面试时要是遇到实在是不知道的问题,不要胡编乱造,诚实向老师说自己还不太熟悉这块内容,以后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因为材料专业的方向实在是很多,不同的学校,方向考察的侧重点也会不同,所以同学们在搜集专业课的相关资料非常费劲且浪费时间。
英语部分分为专业课英语和日常对话的英语两个部分。
在复试时一般都会考察专业英语的水平,考查形式大多是给出一些专业论文中挑选出的句子,要求你翻译。英译中、中译英都有可能。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把自己专业方向内常见的英语单词背下来,尤其是一些专业内的专有名词,如果不知道的话是很难翻译正确的。
还有一些学校会直接用英文向你提问专业课问题。这种情况相比翻译难度会更大一些。同学们可以提前收集一些专业课常见的问题,把他们翻译为英文,然后背下来。
一般都会先让你进行自我介绍,这里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英语自我介绍,背诵熟练。在面试前自己可以录一下自己背诵时的声音和速度。在面试时,最好不要表现得很明显的自我介绍是提前背诵的,可以在一些地方适当的停顿一下。
然后老师会用英语对你进行提问。英语提问的主要目的是要考察你的英语听说能力,所以提问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主要还是一些日常对话的问题,比如像:你的家乡是哪里?你的本科学校在哪?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对于这一部分建议同学们在复试之前自己准备好一些常见英语问题的回答,背诵下来。
除了初试成绩,简历是你给复试面试官和导师的第一印象,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准备起来,一份优秀的简历也能为你加分不少哦!
在写简历前,首先可以盘点自己的本科时取得的成绩,包括每学年期末成绩、获得过的奖项以及参赛情况,然后再找一些合适的模板进行模仿和编写,最后可以请老师或者上岸的学长、学姐帮忙看看,再做相应的修改。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导师最为看重的能力,所以如果有的同学参加过一些科研相关的项目、发表过论文、专利等等。有这些资料的话一定要整理好,再把参加这些项目的整个过程,各方面的细节自己都梳理一下,以备老师提问。在复试面试时会给老师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如果没有科研成果的同学也不用气馁,有成果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同学对于科研的第一次接触应该就是毕业论文了。
所以老师一般都会对你的毕业论文进行提问,这就要求同学们对于自己的毕业论文要有较深的理解。
同学们可以在知网多看看有关自己了毕业论文的相关综述性的论文以及自己所报考专业方向方面的综述性论文。
还没估分的同学,可以趁着答案还有印象,估一下分,好合理安排后续动作。判断不了可以咨询基地专业老师,只要没有100%的把握进入复试,请立刻着手调剂。获得一手资讯才能获得较高的调剂成功几率,基地老师将加班加点接受咨询并为考生办理调剂服务,统一组织过线考生参加复试,协助考生速度完成网上录取。
咨询地址&方式:
基地总部地址:广东科技学院
(南城校区)继续教育学院505室
联系电话:0769-88031189
13712809972 霍老师
13825737328 薛老师
18029997177 卢老师
15078335263 职老师
除东莞(基地总部)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汕头、江门、茂名、肇庆、湛江、梅州、汕尾、河源、清远、韶关、揭阳、阳江、潮州、云浮,均设有分部报名点,欢迎来电垂询!
广东在职研究生
进行实践基地